山东省东营市工伤鉴定级别是什么?
我国工伤保险相关法规是全国适用的,山东省东营市工伤鉴定级别可参照法规中的伤残鉴定标准来判断赔偿金额。工伤鉴定和工伤认定分别为第二和第一步程序,认定后才可鉴定。不服结果可在一定期限内申请复议,一般为鉴定决定书上标识的日期,也可请律师协助进行上诉。以下是工伤鉴定级别标准:
一、认定工伤
从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四、申请劳动部门做职工劳动伤残鉴定
依据GB/T 16180-2006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
二、伤残鉴定标准
一级工伤鉴定标准
一级伤残的鉴定标准包括:面部重度毁容,同时伴有表b2中二级伤残之一者;全身重度瘢痕形成,占体表面积≥90%,伴有脊柱及四肢大关节活动功能基本丧失;双肘关节以上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双下肢高位缺失及一上肢高位缺失等。
二级工伤鉴定标准
二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者等。
三级工伤鉴定标准
三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者等。
四级工伤鉴定标准
一手全肌瘫肌力≤2级;脑脊液漏伴有颅底骨缺损不能修复或反复手术失败;面部中度毁容;全身瘢痕面积≥60%,四肢大关节中1个关节活动功能受限;面部瘢痕或植皮≥1/2并有轻度毁容;双拇指完全缺失或无功能等。
五级工伤鉴定标准
不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失认等具有多项者;全身瘢痕占体表面积≥50%,并有关节活动功能受限;面部瘢痕或植皮≥1/3并有毁容标准之一项;脊柱骨折后遗30°以上侧弯或后凸畸形,伴严重根性神经痛(以电生理检查为依据)等。
六级工伤鉴定标准
撕脱伤后头皮缺失1/5以上;脊柱骨折后遗小于30°畸形伴根性神经病(神经电生理检查不正常);单纯一拇指完全缺失,或连同另一手非拇指二指缺失;一拇指功能完全丧失,另一手除拇指外有二指功能完全丧失等。
七级工伤鉴定标准
烧伤后颅骨全层缺损≥30cm2,或在硬脑膜上植皮面积≥10cm2;颈部瘢痕挛缩,影响颈部活动;全身瘢痕面积≥30%;面部瘢痕、异物或植皮伴色素改变占面部的10%以上等。
八级工伤鉴定标准
双足部分肌瘫肌力4级;单足部分肌瘫肌力≤3级;脑叶切除术后无功能障碍;符合重度毁容标准之一项者;面部烧伤植皮≥1/5;面部轻度异物沉着或色素脱失;双侧耳廓部分或一侧耳廓大部分缺损等。
九级工伤鉴定标准
颈部外伤致颈总、颈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或血管搭桥手术后无功能障碍;符合中度毁容标准之二项或轻度毁容者;发际边缘瘢痕性秃发或其他部位秃发,需戴假发者等。
十级工伤鉴定标准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等。
六、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资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资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
工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七、工伤等级鉴定标准
伤残的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
(一)一级伤残划分依据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2、意识消失;
3、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4、社会交往完全丧失。
(二)二级伤残划分依据
1、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3、不能工作;
4、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三)三级伤残划分依据
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明显职业受限;
4、社会交往困难。
(四)四级伤残划分依据
1、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3、职业种类受限;
4、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五)五级伤残划分依据
1、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4、社会交往贫乏。
(六)六级伤残划分依据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
2、各种活动降低;
3、不能胜任原工作;
4、社会交往狭窄。
(七)七级伤残划分依据
1、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2、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3、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4、社会交往降低。
(八)八级伤残划分依据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远距离流动受限;
3、断续工作;
4、社会交往受约束。
(九)九级伤残划分依据
1、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2、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3、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十)十级伤残划分依据
1、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3、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工伤认定结果确认为工伤后,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明、证据,由专门人员进行鉴定。当事人可提前了解下全国统一的东营市工伤鉴定级别标准,标准分为十个等级,从一级到十级严重程度递减。每个等级所享受的伤残补助金和工伤医疗补助金数目也不同,注意这两项费用是有所区别的。若单位有克扣、拒付等行为,可联系额专业律师。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前后仲裁时效如何计算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前后仲裁时效如何计算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又一部与劳动者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法律,当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劳动者在规定时效范围内,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申请。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关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前后申请仲裁时效如何计算的问题。一、申请劳动争...
·用人单位在雇佣劳动者时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在雇佣劳动者时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以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权益。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除了要协商规定劳动的待遇、工作内容等,还要确定本次签订的劳动合同的期限。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与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相对应的,那么固定劳动合同期限几年?
固定劳动合同期限几年?
固...
·在我国工伤鉴定6级赔偿多少
虽然工伤鉴定有轻有重,但是,不管鉴定的结果是多少级,用人单位都必须承担相应的赔偿金额。这在我国的法规中有着明确的规定,我国劳动者们一定要知道,不要以为鉴定的结果轻了的话,就不好意思让单位进行赔偿了。下面,我们就详细为您介绍在我国工伤鉴定6级赔偿多少?
在我国工伤鉴定6级赔偿多少...
·劳动争议解决的四种途径分别是什么
劳动争议解决的四种途径分别是什么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条例》等规定,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四种方式和程序解决其争议:1、协商解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就争议事项进行商量,使双方消除矛盾,找出解决争议的方法。当然,协商解决并不是解决劳动争议的...
·单位可以变更工作岗位吗
岗位的变更可能会影响劳动者的工作量、工资等,事实上,它亦属于劳动合同变更的内容。那么,从法律的角度看,用人单位可以变更工作岗位吗?此外,在实践中,员工何时能解除劳动合同呢?下面将为您做一个较为具体的阐述。
一、单位可以变更工作岗位吗
一般情况下的岗位变更应依据《劳动法》第十七...
·工程承包人怎么界定主体
工程承包人怎么界定主体承包人的工程承包主体资格除满足《民法典》关于合同主体资格的要求外,还要满足《建筑法》关于施工合同承包人主体资格的要求。施工合同的承包人必须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同时持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营业执照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在核准的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承揽...
·劳动合同无违约金可以进行主张吗?
劳动合同无违约金可以进行主张吗?如果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违约金适用情形的,即使没有约定,也可以主张的。违约金条款的适用情形: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违约金条款只适用于两者情况:一是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约定服务期和违约金,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
·并不是说只有在用人单位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
并不是说只有在用人单位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才会涉及到补偿金的支付问题。其实有些时候,即使是劳动者自己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但此时用人单位也是需要作出一定的补偿。那么究竟解除劳动合同支付补偿金情况有哪些呢?现在,就让本站我们在下文中为你做详细解答吧。
(一)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争议仲裁由什么组成
劳动争议仲裁由什么组成 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九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是单数。
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必须是单数,主任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劳动...
·一般来说在劳动者进入用人单位的时候,是需要与用人单位签订相关
一般来说在劳动者进入用人单位的时候,是需要与用人单位签订相关的劳动合同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同时也利用劳动合同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是依然有部分劳动企业在招录劳动者的时候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那么用人单位不承认劳动关系,劳动者怎么办?
首先,入职时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
·没签劳动合同满两年怎么赔偿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
没签劳动合同满两年怎么赔偿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但是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则在劳动关系建立满一月后第二日起至满一年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超过一年则视为已经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无需再支付双倍工资。即用人单位最多应当支付不超过...